敢闖敢干 唯實爭先 | 平安:繪就鄉村振興富美“新畫卷”
重慶彭水網(記者 鐘 建)小雪將至,天氣微涼。平安鎮鹿坪村的清晨朦朧而靜謐,薄霧如紗,輕輕地灑在田野上,寬闊的鄉村公路通向家家戶戶,一棟棟寬敞的二層小樓疏疏密密地點綴在樹林間,農民們早早地起床,走出家門,有的在刨挖紅薯,有的在采摘南瓜,有的在收割紫蘇……到處一派豐收勞作的繁忙場景。
村民正在晾曬紅薯粉。 記者 鐘 建 攝影
近年來,平安鎮堅持黨建引領,咬緊賽馬比拼賽道不松勁,因地制宜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通過筑牢戰斗堡壘、盤活資源要素、發展產業經濟,多措并舉抓實基礎教育,著力構建多點支撐、重點突破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
黨建引領
服務群眾零距離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近日,在平安鎮長坪村鄉村公路上,長坪村的黨員干部、民兵和群眾拿起鐵鍬、掃帚等工具,清理路面上的碎石,同時也將路面的樹枝和雜草也一并清理干凈,保持路面平整通暢。
這是平安鎮長坪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引領作用,服務群眾零距離,做群眾的貼心人的一個真實寫照。近年來,長坪村努力探索黨員管理制度,黨員聯系群眾工作不斷深化、拓展,不斷提升村支部黨員學習宣傳能力、廉潔自律能力、參政議政能力、致富帶動能力、服務治理能力。
沿著通暢的鄉村公路進入平安鎮長坪村便民服務中心,只見廣場上設置了最新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欄,黨員亮身份、亮承諾的公示欄,讓群眾知曉,實現村級財務收支公開透明。
走進便民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室內布局莊重、規范、整潔,配置了嶄新的桌椅、音響、空調等設施。在潔白的墻面上精心設計了黨建文化墻,黨旗、黨徽、入黨誓詞、黨的宗旨、黨的路線、黨員的權利義務、村黨支部基本任務等貫通始終,生動詮釋著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共產黨人的信仰的錚錚誓言。
除便民服務中心的黨員活動室外,長坪村還推出“紅旗池”“紅旗林”“紅旗路”制度,讓前來參觀的群眾學習了解長坪村在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建引領、優秀黨員先進事跡、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據了解,長坪村圍繞基層黨建“345”工作舉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注重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挖掘鄉土文化特質,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做優品牌
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在平安鎮鹿坪村紅薯種植基地里,苗家大叔哼著苗歌,吆喝著大水牛在黃土地里來回穿梭,一壟壟圓滾滾、胖嘟嘟,體態飽滿、顏色鮮亮的紅薯慵懶地躺在地里,等待著村民們去除泥、分揀、裝袋……一袋袋紅薯佇立在田地里,村民們拉著騾子在地里和公路之間上下搬運,到處呈現出一派農事忙、農業興的喜人景象。
“今年基地種植了200畝紅薯,以渝薯27、濟薯25、彭薯6號3個品種為主,畝產在6000斤左右,能實現綜合收入70余萬元?!奔t薯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國旭說。
據介紹,鹿坪村土質深厚、疏松,以保水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居多,且海拔較高,氣候濕潤,透氣性比較好,紅薯能充分吸收地下水中的豐富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有利于糖分積聚。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村里種植的紅薯甜軟、細綿,品質優良,產量也比較高。
售賣鮮薯只是銷售收入的一小部分,李國旭還將紅薯生產制作成紅薯粉條,不僅能夠解決紅薯貯藏的難題,還能夠提升紅薯附加值。通過發展紅薯精深加工,把紅薯做成了粉皮、粉條等產品,延長產業鏈,帶動群眾就業增產增收。
近年來,鹿坪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區域資源優勢,將傳統紅薯產業作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項目引導,因地制宜推進紅薯產業發展,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了周邊村民通過種植特色紅薯增收,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接下來,平安鎮將根據實際情況,延長紅薯深加工產業鏈,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把紅薯產業做大做強,把品牌做好做優,以‘一村多品’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不斷增加村集體收入,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讓這條幸福的‘甜蜜’產業發展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逼桨叉傸h委副書記彭椿燕表示。
特色課程
舞出鄉村振興未來
走進平安鎮小學操場,伴隨著音樂響起,學生們拿著功夫扇,握扇、推掌、蹬腿、開步……輕盈舒展動作,或蹲、或跳,隨著強勁的節奏,扇子在開合之間力道鏗鏘,不時發出“呼呼”的響聲。
扇子舞一改往日平緩單調的傳統廣播體操模式,將富于節奏的韻律和多變的肢體運動相結合,形式更加新穎獨特,學生們在扇子舞中彰顯個性,揮灑激情。優美的造型,整齊劃一的隊形,配合著步伐,武舞共融,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仿佛正在上演一場精彩盛大的演出。
“每天的扇子舞練習不僅營造了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更釋放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助力學校成為更加健康向上、和諧文明的校園?!逼桨叉傂W校長任小平說。
苗族“背扇”不僅是該校大課間活動代表,更是該校品牌課程“扇舞人生”環節之一。學校還開展了竹竿舞、滾鐵環、跳皮筋等民間活動,讓農村孩子也享受到多彩體育運動。
除此之外,在學校的藝術實踐工作坊“潤物無聲”美術成果展廳內,近百幅充滿童真的繪畫作品、書法作品映入眼簾。作品創作主題有大山田野,有風土民俗,有一家人的團圓飯,有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物,有對鄉村之外世界的想象,更有孩子們對未來最童真的描繪與展望。五彩斑斕的色彩,錯落有致的線條,展現著鄉村孩子們眼里的世界。
扇子舞、美術展、剪紙、苗繡……一幕幕豐富多彩的課間文藝活動生動詮釋了平安鎮小學秉持的“國家理念+本土文化”培養理念。開設特色課程,打造精英教師隊伍,平安鎮小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全體學生以“每天鍛煉一小時”為目標,用“千人扇舞”作為體育大課間的主要載體形式,利用形式豐富的體育內容、不拘一格的體育理念,激發師生參與大課間的新鮮感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