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水首頁>新聞頻道>綜合>
    §當前位置: 彭水首頁>新聞頻道>綜合

    彭水:鄉村振興路上的“苗鄉味”與“國際范”

    發布時間:2023-11-1410:50:02彭水編輯

    重慶彭水網(首席記者 趙 勇)彭水位于重慶市東南部,處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是重慶市唯一以苗族為主,全國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重慶的苗鄉,中國的苗鄉,世界的苗鄉。

    近年來,彭水依托自身“生態、民族、文化”的優勢,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對標落實千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千億級生態特色產業培育、千萬農民增收致富促進、千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四千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中央外辦的協調推動和指導下,彭水不斷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在2023重慶“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論壇上,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與泰國、老撾、柬埔寨、坦桑尼亞、哈薩克斯坦五家國外智庫簽訂鄉村振興建設交流互鑒友好合作框架協議,形成“一縣聯五國”國際交流格局。

    如今的彭水,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一幅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正朝著濃濃的“苗鄉味”與“國際范”的鄉村振興新圖景邁進。

    “山歌不唱不開懷喲……”唱著山歌,歌頌美好生活,這是苗鄉人民對當下美好幸福生活的內心表達。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近年來,彭水依托自身“生態、民族、文化”的優勢,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特別是彭水作為鄉村振興國際合作示范點以來,鄉村振興“苗鄉味”充分彰顯、“國際范”日益濃厚,一幅幅新的鄉村圖景正在彭水大地徐徐展開。

    “苗鄉牌”產品

    走出深山俏銷海外

    走進潤溪鄉蓮花寺村布福娜種植基地,一塊塊用漢語和英語雙語寫成的簡介讓人疑惑。一個建在深山里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也玩“洋氣”?

    面對記者的疑惑,基地負責人熊剛說:“你看看我們這個牌子,可不是故弄玄虛喲?!表樦軇偸种傅姆较?,只見一塊用漢、英雙語寫成的牌子:“布福娜種植基地——鄉村振興國際合作示范點”映入眼簾。

    “我們的布福娜面膜,已經遠銷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毙軇傉f,2016年,企業在潤溪鄉打造布福娜種植基地。目前已建成2000畝核心種植區和育苗基地,完善了初加工中心和精深加工廠。

    “我們扎根武陵山,走向全世界的目標更加堅定?!毙軇傉f,布福娜種植基地成為國際合作示范點,這為對接更多的國內外科研機構。目前,企業正在與來自東南亞各國的專家對接,聯合開展布福娜組織培養、無性繁育、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更多的國際合作,熊剛對全產業鏈發展布福娜產業更有了信心。

    油菜水稻輪作基地。

    在彭水,還有很多像布福娜這樣的“苗鄉牌”產品暢銷海內外。比如獨具彭水特色的晶絲苕粉,因其品質好、口感佳,被很多消費者稱為“苕粉中的貴族”。

    晾曬晶絲苕粉。

    目前,彭水紅薯種植面積30萬畝,紅薯核心基地鄉鎮16個,種植大戶46家。培育了生產加工主體32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2家,薯條生產企業1家,薯干生產企業1家,年加工紅薯15.8萬噸,紅薯全產業鏈年收入達10億元。

    一絲晶絲苕粉,不僅是一個富民的產業,更讓深處武陵山深處的彭水,架起了溝通世界的橋梁。每年從彭水銷往阿聯酋、迪拜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晶絲苕粉達數百噸。

    彭水晶絲苕粉這張“苗鄉品牌”,已經成為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014年“彭水晶絲苕粉”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9年“郁山晶絲苕粉制作技藝”入選重慶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23年“彭水晶絲苕粉”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如今產品馳名國內,遠銷海外。

    苗鄉好風光

    引來四面八方客

    近日,在摩圍山景區,2023武陵山國際森林音樂季在這里激情上演。

    摩圍山飛云口日出。

    來自俄羅斯的歐洲凱特斯歌舞團、廈門愛樂樂團和武陵山區的原生態歌手相聚在一起,用音樂為觀眾和游客們獻上一場沉浸式、體驗式的音樂、舞蹈藝術視聽盛宴。

    一曲曲《20th Century Fox Fanfare》《愛的致意》《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木偶之歌》《世界苗鄉勝天堂》等世界經典名曲、歌劇、電影音樂、古典名曲、交響舞蹈、苗鄉特色歌曲,將晚會融匯而成了國際歌舞盛會。

    玩“國際范”,對于在緊鄰摩圍山黃地峽巴渝民俗點開辦農家樂的村民田仁剛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

    “你看我們的路標,都有很多種語言,就是方便國外客人認識?!碧锶蕜傉f,這幾年前來住民宿、休閑旅游的國外游客很多?!昂芏嗤鈬慰?,也很喜歡我們農家菜,喜歡這里空氣和森林。外國游客一年比一年多?!?/span>

    阿依河激情漂流。

    據縣文化旅游委數據統計,每年到彭水的境外游客突破20萬人。這得益于彭水獨具特色苗鄉好風光和多彩的苗族文化、獨特的鹽丹文化、悠久的黔中文化、豐富的紅色文化和典型的烏江文化。同時,也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持續不斷的推介宣傳彭水。比如,連續舉辦十二屆“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中國·彭水水上運動大賽”,連續承辦七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游文化節”,等等,彭水知名度美譽度得到不斷的提升。

    近年來,彭水不斷深入推動文旅、農旅、城旅融合發展,持續做好苗食、苗繡、苗藝、苗歌、苗舞、苗醫、苗藥、苗寨、苗城“九苗”和食養、藥養、康養“三養”文章,累計創建阿依河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烏江畫廊、蚩尤九黎城、摩圍山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泉水漁都、羅家坨苗寨、周家寨、阿依林海4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摩圍山1個市級旅游度假區,連續五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依山傍水周家寨民居。

    今年1至10月,彭水接待各類游客2128.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10.2億元,分別增長64.7%、65.9%,其中過夜游客297.3萬人次,增長26.9%,帶動3萬農民吃上“旅游飯”。

    最炫民族風

    鄉村振興融入國際范

    摩圍山下,烏江岸邊,一間古色古香的苗繡工坊里,李紹玉飛針走線,指導學員繡制作品。

    針針苗繡傳真情。

    李紹玉是苗族人,8歲開始學習苗繡。她說,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主要靠當地婦女手把手相傳的苗族刺繡記載歷史文化。而以彭水普子壩苗繡為代表的彭水苗繡又被稱為彭水苗族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的“活化石”,被譽為“穿在身上的無字史書”。

    李紹玉已經是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苗繡”代表性傳承人。在2021年,她還榮獲了“中國紡織非遺苗繡推廣大使”的稱號。

    如何將苗家刺繡出民族風與國際范?李紹玉說,對于她而言,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初心和堅守。目前,企業開發出一批批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服裝、圍巾、手絹、擺件等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很受歡迎,還遠銷俄羅斯、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彭水歷史悠久,從蚩尤九黎部落到郁山采鹽煉丹以來,古老的鹽丹經濟,在彭水郁江、烏江流域孕育出了苗族文化、鹽丹文化、黔中文化、烏江文化。歷史上,白居易、李白、孟郊、劉禹錫等寫下“摩圍山下色,明月峽中聲”“山水千萬繞,中有君子行”“常說摩圍似靈鷲,卻將山屐上丹梯”等名句,特別是黃庭堅在此創作了大量詩詞和書法作品,更是留下了書法名篇《砥柱銘》。

    “全縣建成非遺傳承基地13個,傳習所5個,民間文藝團隊10余個,民族文化傳播公司3個?!笨h文化館館長杜繼臣表示,近年來,彭水不斷加強民族文化的發掘與傳承,不斷提高彭水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比如:打造“嬌阿依”組合,分別闖進十三屆、十四屆青歌賽決賽;打造“阿依山娃”組合,獲得山花獎;精編富有苗族特色的歌舞,多次入圍全國群星獎并獲獎……

    目前,通過文旅融合的方式,彭水讓非遺傳承人進景區、讓民族文化品牌與旅游業相融合,目前文旅融合得到很好的發展。比如,在蚩尤九黎城三苗長廊,集中展示了板橋造紙、苗繡、銀飾、苗歌、蠟染、剪紙等很多東西,非遺注入景區,不僅讓非遺得到很好的傳承與展示,而且也豐富了景區業態,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分享

    手機閱讀    |    返回首頁

    中文综合欧美少妇,乱伦欧美三级自拍_ 少妇三级免费自拍,无码亚洲影视自拍